Thursday, June 29, 2017

我们如何看待公开课(上)



我们如何看待公开课(上)


    “改变学校的第一步,就是在校内建立所有教师一年一次的、在同事面前上公开课的体制。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,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‘合作性同事’(collegiality)关系,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。”
——日本教育理论家佐藤学


  本科毕业后,我与恩师黄先炳博士依旧保持紧密联系,探讨教育课题,分享生活点滴。2012年6 月,彭亨州百乐县的学校邀请黄博士,主持教研活动。黄博士认为,只谈理论太抽象,给教师们的启发有限。于是邀我同台,在概述了阅读教学理论后,现场给高低年段两组小学生各上一堂阅读教学公开课。

  我们尝试在公开课中贯彻对阅读教学的理解,寄望以此激发听课教师对一堂课更深层的探讨。因此,公开课后设有“说课”与“评课”环节。我们希望通过追问与解答、质疑与反思,教师们的专业水平得以在激荡与碰撞中更上一层楼。

  当时的马来西亚,绝大多数教师不知“公开课”为何物,只有曾随团至中国考察的教师见识过公开课。放眼全世界,大概也只有中国将公开课进行到如此彻底,示范课、观摩课、展示课,甚至评职称课、赛课,类型不一而足,势头风风火火。

  就我们观察,公开课有利亦有弊。首先,它将课堂现场呈现于众人眼前,较讲座更贴近日常教学情境,对广大一线教师拥有巨大吸引力。此外,它让抽象的教学理念有了落实的平台,为更深入的聚焦与探讨提供了良好契机。然而,当公开课与个人利益挂钩,变得不再单纯,异化在所难免。课堂成了表演的舞台,执教者成了导演兼主角,学生成了演员,观众成了看客。本该是百家争鸣与思想交锋的地方,异化为“你好我好大家好”的互捧戏台。

  为了避免公开课沦为虚假的表演,我们特别喊出了“常态公开课”的口号:不做表演、不成典范、不求高难,只求上好课,让学生爱上学习。不设奖金,无关名利,尽量保持公开课作为一种课研形式的纯粹。我们期望,这是一场由下而上,静悄悄的革命。

  朝着这个大方向,恩师与我在全国各地跑了11场阅读教学公开课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过程中,也意识到一些问题。我们发现,高低年段各一堂课,虽起了展示作用,却较难引发老师们的深入思考。老师们不是把公开课当示范课照单全收,就是以主观经验全盘否定。此外,两堂没有交集的公开课,常让讨论失焦,或沦为泛泛而谈。

  老师们常会问:能分享课件?是否有录像?这背后的想法是:不用告诉我为什么这么教,只要告诉我要怎样教。然而,教学是一种艺术!你是怎样的性格,怎样的风格,就上怎样的课。公开课只能作为例子,引老师参与到思考和讨论当中。

  更多时候,教师们在评课环节选择沉默。沉默,不代表没有意见,而是不愿发言。不愿发言,自然不可能有进一步交流。研讨,成了天方夜谭。必须想个法子,让教师们启动脑筋,敞开心扉,张开金口。经过反思,我们对课程模式进行了调整,尝试引入“同课异构”的概念。

  什么是“同课异构”?“同课异构”有什么价值?调整后的课程模式,又带来了哪些改变?

  欲知后事如何,且待下回分解。




此文刊登于:《中国报》27.6.2017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